
上图为网友分享
哎,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,路过那些挂着 “小额贷款”“应急借款” 牌子的门店时,心里犯嘀咕:这贷款公司到底赚不赚钱啊?为啥有的开了好几年,有的刚装修好就换了招牌?作为对这行一窍不通的小白,今天咱就好好唠唠,把这里面的门道说清楚。
一、贷款公司的钱从哪儿来?盈利的基本盘是啥
其实说简单也简单,贷款公司赚钱的核心逻辑,就跟咱老百姓把钱存银行,银行再借给别人赚差价一个道理,只不过它更灵活些。
你想啊,贷款公司手里的钱有两个来路:要么是老板自己的钱,要么是从其他金融机构 “借” 来的钱,比如银行。然后呢,他们再把这些钱借给需要用钱的个人或者小老板,收的利息肯定比自己拿钱的成本高,中间的差额就是利润的大头。
举个例子,假设贷款公司从银行拿一笔钱,成本是年利率 5%,然后以年利率 10% 贷给一个开超市的老板,这中间 5% 的差价,扣除员工工资、房租这些开销,剩下的就是赚的钱。哦对了,除了利息,有些公司还会收点手续费,比如帮你办手续、评估抵押物啥的,这些也是收入的一部分。
不过我得插句嘴,别觉得这差价看着容易就觉得是暴利,这里面风险可不小。要是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,也就是所谓的 “坏账”,那之前忙活半天可能还得赔本,所以能不能把好风控这关,直接决定了能不能赚到钱。
二、哪些因素能让贷款公司赚得多?哪些又会让它赔钱?
- 政策是道 “紧箍咒”,松和紧直接影响利润
这行最受政策影响,就拿贷款利率来说,以前有的公司敢收年利率百分之几十,现在不行了,国家规定贷款利率不能超过 LPR 的 4 倍(现在大概是 14%-15% 左右),这一下利润空间就被压缩了。新手要是不盯着政策走,很容易踩红线。
- 能不能把好 “借钱人” 的关,太重要了
我认识一个开贷款公司的朋友,他跟我说,他们最怕的不是没客户,而是客户 “看起来靠谱”,结果到期还不上钱。所以啊,贷款公司得花大力气去查借款人的信用记录、收入情况,甚至得去他家里、店里看看实际情况,这就是 “风控”。风控做得好,坏账少,自然赚钱;要是稀里糊涂就把钱放出去,那赔钱是早晚的事。
- 地方不同,赚钱的难度差老远
在一线城市和小县城做贷款,完全是两码事。一线城市里,借钱的多是开公司的小老板,金额大,但竞争也激烈,银行、大平台都在抢客户;小县城呢,多是个人应急用钱,比如盖房子、娶媳妇,金额小但坏账风险可能更高,因为有的人没稳定工作,还款能力不好评估。
三、不同类型的贷款公司,赚钱能力差多少?
- 银行旗下的贷款公司:稳当,但赚得不算多
这类公司背靠大银行,手里的钱成本低,客户也多是资质比较好的企业,比如有厂房、有稳定订单的小工厂,所以坏账少,风险低。但缺点是规矩多,放款慢,利润空间比较固定,想赚快钱不太可能。
- 小地方的小额贷款公司:灵活,但风险高
在县城或乡镇,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公司,主要做几千到几万块的小额贷款,比如给农民买种子化肥、给小超市进货周转。因为放款快、手续简单,利息能比银行高一些,但借款人资质参差不齐。我老家县城有个贷款公司,专门给种大棚的农户贷款,因为老板自己就是农民出身,知道谁靠谱谁不靠谱,坏账特别少,这几年就做得挺稳。
- 网上的贷款平台:规模能做得大,但政策盯得紧
前几年那些手机上的贷款 APP 火得很,因为不用见面就能放款,客户能铺到全国,看起来赚钱很容易。但这两年监管严了,很多不合规的都被关掉了。现在能活下来的,要么是有大公司撑腰,要么是专门做某一类客户,比如给淘宝店主、网约车司机贷款,这种有针对性的反而活得不错。
四、给想了解这行的小白一句实在话
要是你问我,现在开个贷款公司还能赚钱吗?我的看法是:能,但肯定没以前容易。这行不是开个店、放放钱那么简单,它更像 “用风险换收益”,新手要是没做好准备,很容易栽跟头。
我的建议是,要是真想入行,先别急着投钱,最好先去本地的贷款公司打几个月工,看看人家是咋评估客户的,咋处理坏账的。尤其是在小地方,人脉和信誉比啥都重要,你要是能摸透本地人的脾气,知道谁借钱靠谱,再加上扎实的风控,慢慢做肯定有机会。
最后说句心里话,贷款公司赚不赚钱,从来没有标准答案。有人靠它发了家,也有人赔了本,关键还是看会不会做、能不能扛住风险。对于咱们小白来说,先搞懂里面的逻辑,再决定要不要深入了解,才是最稳妥的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