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子论坛卡农:贷款渠道如何安全选择?
5
2025-05-26
哎,说到“交纳”和“缴纳”,是不是总感觉像双胞胎兄弟分不清?前两天我朋友就因为搞混这两个词,差点被物业催缴单搞懵圈。其实啊,这俩词背后藏着不少门道,尤其是涉及到水电费、罚款这些和钱袋子相关的事,用错了可是会闹笑话甚至摊上麻烦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,保证你看完连菜市场大妈收摊位费的时候,都能分清楚该用哪个词!对了,最后还会告诉你个超实用的判断口诀,绝对让你过目不忘~
先盯着这俩词看五秒钟——有没有发现“缴”字右边是“攵”(反文旁)?这个偏旁在古汉语里可是和“强制、催促”挂钩的。就像小时候老师催作业本时那个眼神,你品,你细品。反观“交”字就温和多了,左边是个“亠”字头,像不像两手捧着东西递出去的动作?这么一对比,“缴纳”天生带着点“不得不交”的压迫感,而“交纳”更像是主动完成某个流程。
记得去年有个新闻吗?某公司把合同里的“缴纳社保”写成“交纳社保”,结果劳动仲裁时被认定存在歧义。其实国家出台的《社会保险法》里白纸黑字写着“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”,这里要是换成“交纳”就完全变味了。所以说啊,遇到和政府机关、金融机构打交道的情况,“缴纳”才是官方指定动作,就像去银行办业务必须带身份证那样板上钉钉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(停顿)不过也有例外情况哦!比如小区业委会收的公共维修基金,虽然带着强制性,但《物业管理条例》里用的却是“业主应当交纳专项维修资金”。你看,这时候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不能光看有没有强制属性。
上周陪老妈去交燃气费,收费窗口贴着张告示:“请按时缴纳费用”。老妈突然问我:“这用缴纳对不对啊?”我当时就乐了——您想啊,燃气公司属于公用事业单位,用户拖欠费用他们有权停气,这时候用“缴纳”既准确又带着警示意味。反过来,要是社区组织捐款活动,公告上写“自愿交纳爱心款”就比用“缴纳”让人舒服得多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网购时看到“需缴纳定金”和“需交纳定金”两种描述,你会不会下意识觉得前者更正式?其实根据《民法典》,定金规则确实要用“交纳”,但很多商家为了强调约束力,反而更喜欢用“缴纳”这个词。这中间的微妙差别,够咱们琢磨半天的。
(思考)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,去年帮表弟填留学申请时,遇到个“application fee”翻译难题。按理说申请费属于自愿缴纳的项目,该用“交纳”对吧?但国外大学官网清一色用“缴纳”,后来咨询了翻译专家才知道,这类涉外场景要遵循行业惯例,不能照搬国内用法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实在记不住的话,试试这个顺口溜:“官方催款用缴纳,自愿掏钱选交纳;合同文书看仔细,钱包安全有保障”。上周邻居王阿姨拿着这个口诀,成功识破了一个冒充水务局催缴费的诈骗电话——对方短信里写着“请及时交纳欠费”,但王阿姨记得口诀里“官方催款用缴纳”,立马察觉不对劲!
最后说个冷知识:在古汉语里,“缴”最早是指系在箭上的丝绳,后来引申为“缠绕、迫使”的意思。而“交”在甲骨文里是两腿交叉的人形,本义就是“接触、传递”。所以从造字本源来看,这两个词的性格差异,早在三千年前就注定啦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