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高利贷?一文读懂它的风险与避坑指南
3
2025-05-18
哎,说到"本年利润"这个科目啊,估计很多刚接触会计的小伙伴都会挠头。尤其是看到"借减贷增"的说法,总感觉像在猜谜语。其实说白了,这个科目就像个存钱罐,专门记录企业整年赚了还是亏了。不过啊,这里有个容易让人犯迷糊的地方:为啥利润增加反而要记在贷方?亏损了反而记在借方?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,保证你听完之后能拍着大腿说:"原来这么回事!"
先来点基础的哈。咱们都知道会计有六大要素,其中"本年利润"属于所有者权益类。这类科目有个特点——贷方记增加,借方记减少。举个栗子,比如公司这个月赚了5万块,会计就会在贷方写下这个数;要是亏了3万,那就得记在借方。
这里得重点说说几个特别容易出错的情况。去年我们公司新来的会计小王,就是在这几个坑里摔得鼻青脸肿。
有些地方政府会给企业发补贴,这时候很多人会直接记到"营业外收入"。但注意哦,这个钱最终还是要转到"本年利润"的贷方,相当于变相增加了利润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比如卖了台旧设备,赚了1万块差价。这笔钱要先记到"资产处置损益",月末再结转到"本年利润"。要是赚了就记贷方,亏了可就得记借方啦。
做外贸生意的公司最头疼这个。汇率波动带来的差额,最终都会跑到"本年利润"里。这里有个诀窍:汇兑收益记贷方,汇兑损失记借方,跟其他损益类科目处理是反着来的。
前阵子帮朋友公司查账,发现他们把预收账款直接计入了利润。吓得我赶紧喊停——这可不是闹着玩的!利润科目只能反映实际发生的经营成果,那些还没实现的收入可不能往里塞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再比如说计提坏账准备,很多新手会直接冲减利润。其实正确的做法是:先计入"信用减值损失",月末再统一结转。这个过程就像用筛子过滤杂质,得一步步来,不能图省事。
看利润表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这两个地方:
去年我们分析同行报表时发现,有家公司"本年利润"贷方突然暴增,细查才发现是变卖房产所得。这种非经常性损益就像打游戏开外挂,看着光鲜,实则隐患重重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最后给刚入门的朋友几点忠告:
说到底,"本年利润"就是个晴雨表,能实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。下次再看到"借减贷增"的记账规则,不妨想象这是在给企业做体检——贷方数字越大说明身体越健康,要是借方数字持续增长,那可就得赶紧找"医生"会诊啦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