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退休年龄是多少2023年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龄最新政策全面解析
61
2025-04-25
哎,最近手头有点紧,想借点钱应急,但又担心网贷会上征信影响以后贷款。到底有没有哪些网贷是不上征信的呢?这个问题让我纠结了好几天,翻了各种论坛、问了朋友,最后总结了一些经验,今天就和大家唠唠这事儿。
先说个真实经历吧。我表弟上个月急需5000块周转,随便找了个网贷平台申请,结果秒到账。后来他查征信报告才发现,这笔借款居然没被记录!这让我意识到,确实存在部分网贷平台不上征信系统。不过这类平台也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,得注意筛选。
不过要注意啊,现在监管越来越严,很多平台都开始逐步接入征信了。上周我特意试用了5个声称不上征信的APP,结果有3个在借款合同里偷偷加了征信授权条款。所以说,判断是否上征信不能光看广告,得仔细翻借款协议。
这里教大家个实用技巧:在申请页面找到《个人信息授权书》,用Ctrl+F搜索"征信"、"信用信息"等关键词。要是看到"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数据"这句话,那这个平台肯定是要上征信的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。有从业者跟我说,主要分两种情况:要么是平台压根没拿到放贷资质,要么是资金来源于民间资本。比如某些用"信息中介"名义运营的平台,本质上就是个撮合方,自然不需要对接央行系统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类平台的风险系数也会更高。去年有个朋友借了不上征信的网贷,结果逾期后被爆通讯录,还被收取每天3%的违约金。所以说啊,不上征信≠可以随便逾期,该还的钱还是得还。
根据我这半个月的研究,发现这些类型的平台相对容易通过审核:
但必须提醒大家,这些平台往往存在高利息、暴力催收等问题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借款3000元实际到账2100,7天后要还3200,这年化利率简直高得吓人。
最近还发现个新套路——有些平台前3期借款不上征信,等用户养成使用习惯后,第4次借款突然要求授权征信。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,真是让人防不胜防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如果确实需要借款,建议做好这4步:
最后想说句掏心窝的话:网贷这玩意儿能不用最好别用。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以贷养贷陷入债务泥潭。真要急需用钱,找亲朋好友周转,或者做点兼职都比借网贷强。毕竟,那些不上征信的网贷虽然不留信用污点,但要是还不上,催收电话能把你通讯录炸翻天。
对了,还有个冷知识——即使平台没上征信,要是闹到法院起诉,判决记录还是会被记入征信的。所以说啊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借钱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