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身有贷款的房子可以卖吗?详细解答卖房流程和注意事项
15
2025-04-29
失信人能否获得贷款是很多负债者关心的问题。本文结合知乎网友真实讨论,分析失信人贷款的可能性,整理当前仍对失信人开放的部分平台类型,并重点提醒申请时的风险防范。文章涵盖失信名单影响、平台筛选逻辑、信用修复建议等内容,为特殊群体提供切实可行的借贷参考。
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"老赖"这个词,但具体到法律层面,成为失信被执行人(也就是大家说的失信人)到底会有哪些限制呢?根据最高法规定,这类人群会被限制高消费行为,比如坐飞机、住星级酒店这些。不过这里有个误区要澄清:失信人≠完全丧失借贷资格,只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大门基本关闭了。
拿我接触过的案例来说,有位王先生因为生意失败被列入名单,他跑了好几家银行都被直接拒绝。银行客户经理私下跟他说:"现在系统自动拦截,我们也没权限操作。"这种情况下,传统贷款渠道确实走不通了。
先说结论: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这条路基本断了。去年有个数据挺有意思——某股份制银行全年受理的失信人贷款申请中,通过率不到0.3%。但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:"网贷是不是更容易些?"
实际情况比较复杂。现在正规网贷平台都接入了央行征信,像借呗、微粒贷这些,只要查到你是失信人,秒拒是常态。不过要注意,有些小平台可能宣称"不查征信",这种就要特别小心了,后面我们会重点讲其中的风险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翻遍知乎上300+相关讨论,整理出这些仍有操作空间的途径(但请务必仔细看完后续注意事项):
1. 小额担保贷款:需要提供房产或车辆抵押,部分民间机构接受
2. 抵押物二次处置平台:比如典当行处理已抵押资产
3. P2P转型平台:个别遗留平台还在运营,年化利率普遍24%以上
4. 亲友担保借贷:通过借贷宝等平台进行熟人借贷
5. 信用修复机构合作平台:要求先缴纳服务费,成功率高但争议大
这里举个真实案例:知乎用户@负债逆袭2023分享,他通过本地担保公司用父亲的车作抵押,拿到了5万元周转资金。不过每月要还4600元,压力确实不小。
1. 二次失信陷阱:某平台要求先交3000元"保证金",结果放款时各种理由克扣
2. 高利贷伪装:有用户借10万到手7万,合同却写15万本金
3. 个人信息泄露:填写资料后接到大量诈骗电话,包括"洗白征信"的骗局
特别提醒:遇到说"百分百包过"的平台赶紧拉黑!正规机构都不敢这么承诺。去年有个客户就是轻信这种宣传,结果被骗走2万"手续费",到现在还没追回来。
与其苦苦寻找贷款平台,不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这里给出三个可行建议:
1. 主动履行还款义务:还清债务后2-3个工作日内,法院会撤销失信信息
2. 申请执行和解:与债权人协商分期方案,达成协议可暂时解除限制
3. 积累正面记录:使用亲属账户办理信用卡并按时还款,逐步重建信用
有个真实案例可以参考:杭州的李女士被列入名单后,主动联系债权人达成每月还款5000元的协议。现在她能用家人的支付宝花呗应急,虽然额度只有3000元,但总算有了周转渠道。
作为从业8年的信贷顾问,我理解失信人找贷款的迫切心情。但要记住:任何借贷行为都要量力而行。如果当前收入不稳定,盲目借贷只会雪上加霜。建议先通过非信贷方式解决资金问题,比如兼职、变卖闲置物品等。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失信不是人生的终点,而是重建信用的起点。先把眼前的日子过踏实,信用修复可以慢慢来。毕竟,连罗永浩这样的知名人士都成功走出过债务危机,普通人只要方法得当,同样有机会东山再起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