蚂蚁信用分670哪些平台提供免息借款及申请攻略
6
2025-05-21
本文针对"帮人要债收取服务费是否构成诈骗"这一争议话题,从法律界定、服务性质、操作红线等角度展开系统分析。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条文、司法解释及实际判例,深入解析合法债务催收与诈骗犯罪的边界,揭露违规操作的典型特征,并为债权人提供合规追债的实操建议。
根据《合同法》第四百零五条及《民法典》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,合法注册的催收机构通过合同约定收取服务费属于民事代理行为。但需同时满足三大要件:
典型判例(2021)浙01民终3254号中,法院认定某资产管理公司收取25%服务费合法,因其具备完整资质且全程录音录像证明合规操作。但需注意,个人私下收取高额"辛苦费"可能涉嫌非法经营,如(2020)鲁02刑终256号案中,无证个人收取40%费用被判有期徒刑。
从司法实践看,两者的本质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:
上图为网友分享
最高人民法院第72号指导案例明确指出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催收能力骗取服务费的,应按诈骗罪论处。典型特征包括承诺"包成功"催收、要求支付"关系疏通费"等附加费用。
根据公安机关立案标准,具有以下特征的可报案处理:
2019年上海静安区破获的"5·12"催收诈骗案中,犯罪团伙通过伪造法院传票、虚构债务人还款承诺等方式,骗取23名债权人共计480万元服务费,主犯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。该案揭示虚构催收进展是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合法催收应包含六个标准化步骤:
特别提醒:合规催收机构绝不会要求债权人移交债权凭证原件,也不会代收债务人还款。所有资金流转应直接发生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。
建议采取五步防范措施:
上图为网友分享
遇到可疑情况时,可向中国银保监会举报中心()或当地经侦部门咨询。2022年广东省建立的"催收服务黑白名单公示制度",已帮助债权人识别并避开37家问题机构,该机制值得全国借鉴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