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个口子还下款?真实测评这些渠道还能申请
29
2025-05-30
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私信,都在问这个利润百分比到底怎么算。说实话,刚开始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,我也被那些专业术语绕得头晕,什么毛利润、净利润,还分税前税后,搞得跟做高数题似的。不过后来在实体店工作的时候,跟着老板每天盘账才发现,算利润百分比其实就像做家常菜,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就能搞定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,从最基础的公式到容易踩的坑,保准你看完就能上手用。对了,最后还会分享几个老板们打死都不说的计算技巧,千万别错过啊!
先别急着拿计算器,咱们得先弄明白这玩意儿到底在算什么。比如说你开小卖部,进货花了50块,卖出80块,这中间的30块差价就是利润对吧?但利润百分比可不是简单拿30除以80这么简单,这里头有个关键点——分母到底用成本价还是销售价?这个问题可是坑过不少新手老板呢。
举个实际例子吧。上周隔壁王阿姨的包子铺,面粉涨价后每个包子成本从1块涨到1块2,她还坚持卖2块钱一个。用成本利润率算的话,利润百分比就是(2-1.2)÷1.266.7%,但用销售利润率算就变成(2-1.2)÷240%。你看,同一个包子,算法不同结果差了一大截,这直接关系到要不要涨价的决定呢。
下面这几种算法都是我跟着不同老板学来的,各有各的使用场景,咱们挨个说:
记住这个万能公式:利润百分比(利润额÷基准值)×100%。这里的基准值就像照妖镜,选成本价还是销售价直接照出生意本质。比如网店老板小李,他卖的手机壳成本15块,卖39包邮,那:
小李说他们行业习惯用销售利润率,因为要跟平台抽成、运费这些挂钩。不过要是做批发生意的,可能就更看重成本利润率了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这个方法贼有意思,先定想要的利润率,反推销售价格。比如你想让成本利润率达到80%,成本50块的商品定价应该是50×(1+80%)90块。但实际操作中得考虑市场价,别定了个120%利润率结果根本卖不动。
之前见过个奶茶店老板,非要把利润率卡在75%,结果定价比隔壁贵5块钱,最后只能靠买一送一促销,反而亏了。所以说啊,算利润百分比不能闭门造车,得结合市场行情灵活调整。
当老板的都知道,实际经营中还有各种隐形支出。比如你开餐馆,除了食材成本,还有水电煤气、人工、设备折旧这些。这时候的利润百分比就得这么算:
认识个做服装批发的张总,他每次算利润都会把库存积压折算进去。比如某款衣服卖100件,利润看着有30%,但要是有20件变成库存,实际利润率可能连15%都不到。所以说会算账和会做生意真的是两码事。
刚开始学算利润百分比的时候,我也犯过不少低级错误,这里给大家提个醒:
最要命的是有次帮亲戚看水果店账本,发现他们居然没把烂果损耗算进成本,表面看着20%的利润率,实际是亏本的。所以说啊,算利润百分比就像照X光,能把生意的里里外外看得清清楚楚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说几个大家容易忽略但特别重要的点:
认识个做社区团购的团长,她专门做了个表格,把不同季节的损耗率、配送成本都算进利润百分比。比如夏天送冰鲜产品,每单要多加2块钱保温袋成本,看着不多,但一个月500单就是1000块,这要是不算进去,利润率直接少3个点。
现在咱们来点进阶玩法。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店宁愿做9.9特价也不降价吗?这里头就有利润百分比的学问。比如原价15块的手机支架,成本5块,正常利润率是66.7%。做活动时:
看起来利润率降低了,但走量多了可能更划算。所以说算利润百分比不能只看单笔交易,还要考虑周转速度、库存压力这些因素。就像开火锅店,毛肚这些鲜货必须算上当天没卖掉就报废的成本,这时候利润率算法又不一样了。
说到底,利润百分比就是个帮你做决策的工具。下次进货压价的时候,别光听供应商说"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",自己掏出手机按两下,算算变动成本率再砍价。毕竟省下来的每一分钱,可都是实打实的利润啊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