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理财?掌握这5个实用技巧让你轻松钱生钱
4
2025-05-25
说到"以前年度损益调整"这个科目,很多刚接触会计的小伙伴都会有点懵。特别是它的借贷方到底代表啥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。其实说白了,借方记录的是要调减以前年度利润的金额,比如发现去年多记了收入;贷方则是用来调增利润的,比方说补记该确认但漏掉的费用返还。不过啊,这里头容易踩的坑可不少,像是做账时容易跟当期损益搞混,或者忘了调整报表附注。别急,后面会手把手教大家用实际案例理解,还会分享几个实操中避坑的小技巧。
咱们先来打个比方,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就像会计人的"时光机"。当发现去年账本有错漏时,总不能穿越回去改账本吧?这时候就要靠这个科目来修正历史数据。比如说,公司去年卖货多记了10万收入,今年查账发现了,这时候就得在借方记10万,相当于把多出来的收入"拽回来"。反过来,要是去年忘记计提5万折旧,那就要在贷方记5万,相当于把该扣的费用"补回去"。
举个栗子,某公司2023年3月发现:
这时候会计就要同时做两笔调整:先在借方记50万冲回多计收入,再在贷方记20万补提折旧。相当于把去年虚增的利润(50万)和少算的费用(20万)都找补回来。不过啊,这里有个容易踩的坑——很多新人会直接在当期损益里调整,这就违反了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具体操作时记住这个口诀:"查错要溯源,借贷分两边,报表跟着变"。分三步走:
比如说调整多记收入的情况,除了做借贷分录,还要在去年利润表的"营业收入"项目里调减对应金额。这里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——很多公司会忘记在报表附注里说明调整原因,这样审计时可能被问询哦。
根据某会计师事务所的统计,约38%的账务调整错误都出在跨年度处理。这里给大家划几个重点雷区:
特别要注意的是,如果涉及到所得税调整,记得要同时调整"应交税费"科目。比如冲回收入后,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也要同步调整,这个联动关系千万不能漏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干了十几年财务的王姐跟我说,她们公司以前就出过这么个岔子:2019年忘记计提50万坏账准备,2020年发现时直接记到了当年损益。结果导致2019年利润虚高,2020年利润又莫名被压低。后来审计时被要求重新出报告,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。所以说啊,该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时候千万别图省事。
现在很多财务软件都有跨期调整模块,但也不能完全依赖系统。建议大家每次做完调整后,养成三个习惯:
说到底,理解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借贷方本质,就是在理解会计的追溯调整原则。它既不是橡皮擦也不是涂改液,更像是给历史账本添加的补充说明书。把这层关系理顺了,做账时自然就能得心应手,再遇到查账调整也不会心里发虚啦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