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款1500必下的平台黑户如何申请?真实渠道测评解析
4
2025-05-24
最近有个朋友问我,"按期还息一次还本"到底是个啥意思?听起来像是每个月还利息,最后再还本金,是不是这样?其实啊,这种还款方式在短期贷款里还挺常见的,尤其是那些需要资金周转但又不想每月压力太大的朋友。不过,这种方式真的适合所有人吗?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风险?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事儿,帮你理清楚思路,看看这种还款方式到底合不合适你。
先说个真实的例子。我认识的小王去年开店缺钱,找银行借了10万块,签的就是这种"按期还息一次还本"的合同。头11个月,他每个月只要还500多块的利息,到第12个月才需要还10万本金。刚开始小王觉得挺划算,毕竟前期压力小,但后来发现最后那个月要凑齐10万,差点急得把店都转手了。
说白了就是"先吃糖后吃药"。银行或者网贷平台会把借款分成两部分处理:利息部分按月还,本金最后一次性结清。比如说你借了5万块,年利率12%,分12个月还:
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前期压力小,特别适合做生意的朋友。比如开饭店的老张,年前备货需要20万周转,用这种方式每月只用还2000多利息,等春节旺季过了再还本金,资金安排就灵活多了。
从我接触过的案例来看,这几种情况特别适合选这种还款方式: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不过要注意,银行也不是傻子。他们会重点考察最后一期的还款能力,可能需要你提供房产证明或者担保人。上次帮客户老李办贷款,银行就要求他儿子做担保,就因为老李退休金不够覆盖本金。
这种还款方式有个特别大的雷区——时间错配风险。我表弟去年就栽在这上头。他借了15万装修婚房,想着等年终奖发了再还本金,结果公司效益不好奖金泡汤,最后只能找民间借贷填窟窿,利息翻了三倍。
还有个隐形成本是资金闲置成本。比如做服装批发的刘姐,3月份借了30万准备夏装,结果遇上疫情封控,钱在账上躺了两个月。虽然最后按时还了本金,但白白付了两个月利息,算下来成本增加了15%。
和常见的等额本息比,差异主要在这几个方面:
举个具体例子,同样是借10万2年:
这么一对比就很明显了,要是没稳定的大额收入来源,选后者可能反而更危险。
很多朋友不知道,这种还款方式其实藏着利率陷阱。因为利息是按全额本金算的,就算你提前还款也省不了利息。去年有个客户王总,借了50万周转,本来计划用半年,结果3个月就回款了。想提前还,银行却说利息照收,最后多付了3个月利息,气得他直拍桌子。
还有个冷知识:部分网贷平台会把这种产品包装成"灵活贷"、"轻松还",实际上年化利率可能高达24%。之前有读者给我看合同,表面写着月息1.5%,算下来年化18%已经很高了,再加上各种服务费,真实成本直接突破20%。
教大家个简单的方法——倒推法。先算最后一个月要还的本金,再想三个问题:
比如你现在月入1万,最后要还5万本金。就算前11个月都能轻松还利息,最后那个月要拿出5万,相当于不吃不喝五个月的收入,这就有点悬了。
说到底,"按期还息一次还本"就像把双刃剑,用好了能解燃眉之急,用不好可能雪上加霜。关键是要对自己的资金流有清醒认识,别被前期的低还款额迷惑。建议大家在签合同前,拿张纸把每个月的收支情况都列出来,特别是最后那个月的还款日,最好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。记住,借钱这事儿,还得起比借得到更重要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