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个借款平台容易通过审核?最新低门槛贷款推荐
8
2025-05-22
哎,最近身边总有人问我,借钱这事儿到底是在帮自己"增加"财富还是"减少"机会啊?这个问题就像吃火锅该蘸麻酱还是油碟,还真得看具体情况。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借钱这个操作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。举个实际的例子吧,我表哥去年贷款开火锅店,现在每月赚得盆满钵满;可对门邻居透支信用卡炒股,现在天天被催债电话追着跑。看来这"借"字里头,藏着不少门道呢。
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,先看看负债这事儿本身。记得小时候买冰棍赊账,老板都会在小本本上记着,那会儿觉得欠钱真难受。现在成年了才发现,负债用得好就是杠杆,用得差就是枷锁。像买房贷款这种,银行巴不得你多贷点;可要是借钱买最新款手机,那利息能让你肉疼半年。
不过这里头有个坑要注意,"借新还旧"这招千万慎用。我同事小王就吃过这亏,本来只是借了3万应急,结果拆东墙补西墙滚到15万,现在每天上班都跟做贼似的躲催债电话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,那到底啥时候该借、啥时候该忍呢?这里教大家个土办法——先算清楚自己的资产负债率。简单说就是总负债除以总资产,要是超过60%就该警惕了。举个栗子,如果你有50万存款,但欠着35万房贷,这比例就有点悬。
另外还有个"三问法"挺管用:1. 这钱借了能生钱吗?2. 利息会不会吃掉利润?3. 最坏情况还得起不?去年我表姐想加盟奶茶店,就是靠这三个问题及时刹车,现在说起来还后怕呢。
其实很多人陷入债务泥潭,问题不在钱本身,而在心态。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,人在借钱时总会高估自己的还款能力。就像我那个开美容院的朋友,总觉得下个月客流会翻倍,结果疫情来了直接傻眼。这种乐观偏差,往往就是债务危机的开始。
再说说"面子消费"这个坑。我观察过,年轻人借钱买奢侈品的比例比中年人高3倍。上周在星巴克就听见俩小姑娘算计着:"这季新款包包分12期,每月才还800多"。要我说啊,这种消费型借贷,还不如把这钱拿去报个技能培训班实在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不过也别把负债妖魔化了,高手们可是把借贷玩出花来的。听说过"信用卡空当接龙"吗?就是利用账单日和还款日的时间差,把资金利用率提到最高。当然这招需要极强的自制力,普通人最好别轻易尝试。
还有个冷知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:适当负债能提高信用评分。银行系统就吃这套,完全没借贷记录的人,有时候反而难申请大额贷款。不过这里头的分寸感特别重要,就像走钢丝,稍不留神就会摔跟头。
说到底,借钱这事儿就跟吃辣椒似的,有人越吃越上瘾,有人沾点就冒汗。关键得摸清自己的承受底线,别光看别人吃肉,忘了自己可能连汤都喝不上。下次准备伸手借钱前,不妨先掏出手机算算,这钱借了到底是给生活加菜,还是给自己挖坑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