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下款不查征信的网贷,整合5款专门给黑户放款的平台及征信呆账相关
4
2025-05-18
最近好多朋友在问,买商铺到底要交多少契税啊?这个问题确实挺关键的,毕竟买个铺子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,税费这块要是不搞清楚,分分钟可能掉坑里。商铺契税几个点这事儿吧,乍一听挺简单,但真细究起来里头门道还挺多。比如不同地方的政策可能差着好大一截,而且商铺性质不同税率也不一样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,顺便聊聊那些开发商不会主动告诉你的避坑小妙招。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税率问题。按现行政策,商铺契税一般是3%-5%这个区间。不过这个范围听着有点宽泛对吧?具体到每个人头上,关键得看这几个因素:
去年我有个朋友老张,花200万买了间临街商铺。签合同时候开发商拍胸脯说契税最多3%,结果交房时候冒出个5%的契税单。这差价就是4万块啊!后来一查才发现,原来他买的商铺在规划里属于商办性质,跟普通商业地产税率不一样。
所以这里要提醒各位,签合同前务必确认三点:
上图为网友分享
最近网上流传各种"省契税攻略",什么做低网签价啊、阴阳合同啊,看着挺美但风险巨大。去年苏州就有个案例,买家把500万的商铺做成300万网签,省了8万契税,结果被税务稽查盯上,补缴税款不说还罚了15万滞纳金。
不过话说回来,合法的省钱办法也不是没有。比如:
除了契税这个大头,买商铺还有不少隐形支出容易忽略。比如有些物业会收装修管理费、消防改造费,这些费用看着不起眼,但商铺面积一大就不得了。我表姐前年买的200平商铺,光消防改造就花了3万多,这笔钱签合同时压根没人提过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还有更坑的,有些开发商把土地增值税转嫁给买家。虽然按规定这税该卖方交,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通过提高房价的方式让买家买单。所以砍价的时候,千万别只盯着契税这几个点,要把所有成本摊开来算总账。
虽然题目里说不提具体年份,但政策风向还是要关注的。最近住建部开会提到要"优化商业地产税收结构",可能涉及契税调整。像海南自贸港那边,已经在试点商业地产税制改革了,把契税和房产税打包成综合税率。
个人觉得未来可能有这些变化趋势:
上图为网友分享
最后分享个真实案例。我同事老王2018年在北京买了间小商铺,当时契税按3%交的。结果去年想转手时发现,接盘的人要按5%交契税,直接导致商铺转手价被压低了10%。后来他跟我说,早知道就应该选商住两用性质的商铺,虽然买的时候契税高点,但转手时税费反而更灵活。
所以说啊,买商铺这事真不能只看眼前那几个点的契税。地段、业态、政策走向都得综合考虑,最好在签合同前找个懂行的律师帮忙把关。毕竟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,够交好几年物业费了呢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