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用钱无需征信:快速到账的借款渠道与注意事项
10
2025-05-15
最近总听到有人把通胀和滞胀搞混,但其实这俩经济现象差别可大了!通胀嘛,简单说就是物价普遍上涨,但经济好歹还在增长,就像你工资涨了但奶茶也贵了5块钱。可滞胀就麻烦多了——物价照样飙升,但经济直接躺平不干活,甚至失业率还跟着往上窜。搞懂它们的区别特别重要,毕竟现在投资理财都得看经济脸色,要是连自家钱袋子被哪种情况收割都分不清,那可真要吃闷亏了...
先说通胀,用大白话讲就是"钱变毛了"。你去菜市场转一圈,发现猪肉从20涨到25,汽油每升贵了3块,连楼下煎饼果子都偷偷缩水了半片生菜。这时候要是工资也跟着涨,其实日子还能过,顶多抱怨两句"钱不经花"。但要是碰上滞胀,那真叫个雪上加霜——物价照样疯涨,可公司开始裁员降薪,街上店铺接二连三倒闭,就像同时被人掐住喉咙又踩住脚,喘气都费劲。
这俩虽然都带着"胀"字,但发病原因完全不同。通胀通常是这样来的:
而滞胀就邪门了,它往往出现在经济已经半死不活的时候。比如说全球供应链突然断链,工厂想生产都没原材料;或者遇上战争、自然灾害这种黑天鹅事件,把正常的经济循环打得七零八落。这时候物价被供给不足硬生生抬起来,可企业根本赚不到钱,只能裁员保命。
普通通胀虽然烦人,但至少有解决办法。央行加息收紧钱袋子,企业趁着行情好多招人,老百姓工资慢慢能追上物价。可滞胀就像钻进死胡同——加息怕加重企业负担,降息又怕物价飞更高。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那会儿,好些国家就陷入这种尴尬局面:政府拼命撒钱救市,结果钱都流进股市楼市,实体经济还是半死不活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这里有个特别要命的区别:通胀时失业率通常是下降的,毕竟经济在扩张嘛。但滞胀完全反过来,物价和失业率这对冤家居然手拉手往上涨。这就好比去医院看病,医生告诉你"血压血糖都得降",可开的药居然会让两个指标同时飙升,你说绝望不绝望?
要是判断接下来是普通通胀,可以考虑:
但要是嗅到滞胀的味道,策略就得大转弯:
有个段子特别形象:通胀时大家抱怨"什么都涨就工资不涨",滞胀时变成"什么都涨连失业率都涨"。最近看新闻说某些国家制造业PMI连续萎缩,可CPI却突破警戒线,这种矛盾现象就要格外警惕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是经典滞胀现场。OPEC突然禁运石油,油价半年翻四倍,美国工厂成本暴增,只好大规模裁员。结果1975年那会儿,美国通胀率飙到11%,失业率冲到9%,股市两年跌掉45%,老百姓的退休金账户缩水得比钱包还快。
反观2009年后的通胀,虽然美联储疯狂印钞,但靠着全球化红利和科技突破,居然没引发严重滞胀。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,疫情打乱供应链,地缘冲突频发,加上各国债务高企,这些新变量让经济学家们都直挠头。
很多人觉得物价涨就是通胀,这其实大错特错。菜价季节性波动、局部商品短缺这些都不算真通胀。真正的通胀要有普遍、持续、可自我强化这三个特征。比如说房价带动的租金上涨,接着推高用工成本,企业被迫涨价,这种循环才叫通胀。
还有个误区是以为滞胀离我们很远。其实看看现在:国际粮价动荡、能源转型阵痛、逆全球化趋势...这些因素都在增加滞胀风险。就像煮开水,别等咕嘟冒泡了才关火,聪明人早就把壶盖掀开条缝了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说到底,无论是通胀还是滞胀,最关键的还是看准趋势早做准备。钱包的厚度不只看赚多少,更要看怎么守得住。下次听到经济学家讨论这两个词,可别再傻傻分不清啦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