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:为何成为理财必争之地?
9
2025-05-10
大家可能都听说过「cent」这个硬币单位,但具体它是哪个国家的呢?其实啊,cent并不是某个国家独有的!比如美国的美分、欧洲的欧分都属于cent体系,不过说到最常见的,还得是那枚印着林肯头像的一分钱硬币。这种小钢镚虽然面值低,但背后的故事可不少——从1909年诞生时的设计争议,到后来材料从铜变成锌的无奈选择,甚至现在造一枚亏两分的奇葩现象,每个环节都藏着知识点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这个看似不起眼的cent硬币,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,顺便扒扒它在现代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妙用。
刚接触这个概念时,我也纳闷过:cent到底是哪国的专属?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这玩意儿就像「元」和「刀」的关系,是多个国家通用的辅币单位。比如:
不过要说存在感最强的,还得数美国那一分钱。话说回来,虽然现在买个口香糖都要刷卡,但美国财政部去年居然还生产了48亿枚美分,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...
上图为网友分享
1909年林肯诞辰100周年时,第一枚1美分硬币诞生。当时的设计可闹出过大新闻——原本只是想在背面刻上小麦穗,结果雕刻师偷偷在硬币边缘加了自己名字缩写,气得财政部差点要召回重铸。这种「设计师彩蛋」的骚操作,放在今天估计能上热搜。
后来到了二战期间,政府为了省铜造子弹,1943年的美分突然变成镀锌钢材质。结果民间流传起「银白色美分能带来好运」的说法,导致现在品相好的43年钢镚能卖到10美元!
可能有人会问:现在造一枚美分成本要2.1美分,这不是明摆着亏钱吗?政府也不是傻子,他们算过另一笔账——如果取消分币,所有价格都得四舍五入,按美国人的消费体量,老百姓每年得多掏6亿美元。不过这事儿也有例外,像加拿大2012年就果断停用了1分硬币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再说个冷知识:美国有个「分币游说团」,成员包括锌矿企业和自动售货机厂商,他们年年给国会施压要求保留分币。看来这小小的硬币背后,牵扯的利益链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多了。
我有个做手工的朋友更绝,他把收集的不同年份美分按颜色深浅排列,裱成装饰画挂在客厅,居然卖出过200美元高价。所以说啊,这分币用好了,没准真能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」呢!
仔细观察各国cent硬币,会发现很多文化密码。比如欧元区分币上的欧洲地图,其实暗含了未加入欧盟的成员国轮廓;马来西亚分币上的月亮星星,跟国旗元素遥相呼应。最有趣的是澳大利亚5分硬币,上面的针鼹造型呆萌,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下次出国旅行时,不妨留意下这些「金属小圆片」。它们不只是支付工具,更像是微型的历史教科书,记录着每个国家的经济变迁和文化密码。就像那句老话说的:钱币流转之处,必有文明生长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