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有哪些快速放款的贷款渠道?最新解析
7
2025-05-05
最近总有人问我,恒大健康集团和恒大集团到底什么关系?是不是像某些网友说的“分家单干”了?其实啊,这事儿得从头捋一捋。简单来说,恒大健康集团是恒大集团旗下的重要子公司,专门搞大健康产业这块。不过中间经历过改名、业务调整这些弯弯绕绕的操作,可能把不少人绕晕了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顺便扒一扒它们之间那些“剪不断理还乱”的资本运作和战略布局,保证让你看完明明白白。
要说清楚恒大健康和恒大的关系,股权结构就是最好的说明书。恒大健康集团(后来改名叫“恒大汽车”这事咱们后面再细说)的控股股东,正是许老板执掌的恒大集团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它的注册地选在了开曼群岛,这个操作在港股上市公司里挺常见,主要是为了税务筹划和融资方便。
记得前几年有个朋友问我:“哎你说,恒大健康是不是恒大集团拿来试水的马甲啊?”其实不完全对。从业务布局来看,恒大健康承担的是战略转型先锋的角色。特别是2018年那会儿,恒大集团突然宣布要砸重金搞新能源汽车,就是通过恒大健康这个平台来操作的。
别看现在恒大健康改名成了恒大汽车,当初它可实打实做过大健康产业。那些年搞的养生谷项目,说是要打造“全龄化健康社区”,其实就是把地产和医疗、养老打包着卖。这种玩法需要大量资金沉淀,要不是背靠恒大集团这棵大树,估计早就玩不转了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不过话说回来,恒大健康和母公司的业务边界有时候挺模糊的。比如某个文旅项目里既有住宅楼又有康养中心,这账该怎么算?财务上说是分属不同子公司,实际上客户体验根本分不清哪块是恒大健康的地盘。这种协同效应既是优势,也藏着风险——万一哪个板块出问题,容易引发连锁反应。
有业内人士透露,恒大内部有个“三驾马车”的说法:传统地产、新能源汽车、大健康产业。虽然健康板块现在被汽车业务抢了风头,但在集团战略版图里始终占着重要位置。
2020年突然把恒大健康改名成恒大汽车,这波操作当时惊掉不少人下巴。表面看是All in新能源汽车,实际上藏着资本运作的智慧。新能源汽车概念在资本市场更吃香啊,估值能比健康产业高好几个台阶。不过话说回来,改名不等于放弃大健康,那些养生谷项目现在还在运营,只是宣传重点转移了。
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:恒大健康当年收购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时,用的是“健康集团”的壳。这说明啥?集团内部早就想好要把这个平台当成转型试验田了。既能规避地产主业的监管风险,又能讲新经济的故事,一箭双雕的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作为吃瓜群众,咱们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广告的变化。前几年满大街的“恒大养生谷”,现在变成了“恒驰汽车”。不过去他们项目实地看过就知道,很多养生谷里照样有医院、康养中心这些设施,说明大健康业务还在持续运营,只是从台前转到了幕后。
有个在恒大健康工作的朋友跟我吐槽:“我们内部现在就像个变形金刚,今天可能还在搞社区健康管理,明天就要配合汽车部门做用户数据分析。”这种业务协同的玩法,在集团化企业里确实常见,但对执行团队的要求特别高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恒大健康和恒大的关系就像手掌和手指——分开看各有功能,合起来才能攥成拳头。这种布局既有风险分散的考虑,也有资源整合的优势,至于效果咋样,还得看市场买不买账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