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广州银行大额存款利率最新对比,这样存钱更划算
9
2025-05-05
话说回来,2021年的物价涨得那叫一个猛啊!买个猪肉都要掂量下钱包了。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是2.5%左右,但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可远远不止这个数。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咱今天就来唠唠这事儿,顺便扒一扒那些影响钱袋子缩水的隐藏因素。记住啊,看懂通胀这回事,可比单纯盯着数字重要多了。
那年头超市的价签隔三差五就换新,连楼下煎饼摊的大妈都念叨着“面粉贵了得涨价”。统计局公布的2.5%通胀率,其实是个综合平均数。像医疗教育这些必选项涨了7%,而电子产品反而降价了3%。这时候就显出统计学的魔法了——大伙儿日常接触的刚需品价格蹿得老高,可手机电脑这些非必需品的降价,愣是把平均数给拉下来了。
要说2021年真是魔幻,美国那边通胀率都破7%了,创下40年新高。咱们这儿虽然数字看着温和,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可不小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跟坐火箭似的,原油从每桶40美元蹿到80美元,铁矿石更是翻着跟头涨。那些做外贸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,海运费用涨得比货值还高,这成本最后不还是转嫁到消费者头上?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不过话又说回来,咱们的宏观调控确实有两把刷子。央行那会儿的货币政策收得紧,没跟着欧美搞大水漫灌。再加上粮食连年丰收,把食品价格这个通胀大头给按住了。要不然啊,这通胀数据怕是要换个模样了。
普通老百姓最实在的,还是想着怎么守住钱袋子。这里头有几个门道值得琢磨:
不过得提醒各位,投资这事儿最忌跟风。去年不是有阵子全民炒基金嘛,结果年后就栽了个大跟头。所以说啊,理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,比盲目追求高收益靠谱多了。
虽然官方数据看着温和,但咱们普通人过日子,更该关注生活成本指数。举个栗子,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2%,这可比收入增速快多了。这说明啥?钱越来越不经花了呗!
上图为网友分享
现在回头看看,疫情那会儿各国疯狂印钞的后遗症正在显现。不过咱们国家提前收紧了货币政策,算是打了剂预防针。但话说回来,全球化时代谁也不能独善其身,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,早晚会传导到咱们的菜篮子里。
说到底,应对通胀这事儿,既要抬头看天关注政策走向,也得低头看路做好家庭财务规划。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,才能在这波经济浪潮中站稳脚跟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