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拿钱从哪个口子进去?合法贷款渠道深度解析
5
2025-05-03
哎,最近总听朋友抱怨记账记着记着就成一笔糊涂账,钱花哪儿了根本说不清。其实吧,这事儿我也经历过——直到发现了这个叫增减记账法的老方法。说来你可能不信,这法子虽然名字听着挺学术,但实际操作就跟玩俄罗斯方块似的,收入支出咔咔往表格里一摆,月底对着数字一看,哎妈呀,原来奶茶钱都能买台空气炸锅了!今天咱们就唠唠怎么用这种记账法,把那些溜走的碎银子都抓回来。
刚听说增减记账法那会儿,我还以为得先考个会计证才能用。后来搞明白才发现,它核心就两条:钱进来就加,钱出去就减。比如说工资到账记个+5000,交房租记个-2000,简单粗暴到连我家猫都能看懂。
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注意——很多人光顾着记流水,结果月底对账发现总数对不上。这时候啊,得学学老会计们搞的双栏记账法。左边记收入来源,右边记支出用途,像这样:
刚开始用增减记账法那几天,我也试过各种花里胡哨的记账APP。后来发现还是老祖宗的法子靠谱,直接拿个活页本划拉三栏:日期、项目、金额。重点是要养成这三个习惯:
上图为网友分享
有次买完菜发现少了30块,翻账本死活对不上。后来灵机一动,把当天所有消费场景在脑子里过电影——哦!原来是把买奶茶的钱记成早餐支出了。这事儿让我明白,分类标签千万不能随便写个"其他"糊弄过去。
等你能坚持记账三个月,就该解锁新技能了。这时候可以试试预算浮动制,比如这个月人情往来超支,就从下个月的餐饮费里扣。我闺蜜更绝,她把每笔支出都换算成工作时长:"这双鞋要上36小时班才买得起,算了不买了!"
还有个冷知识:增减记账法特别适合用来抓拿铁因子。去年我用这个方法复盘,发现光是便利店买水的钱,一年居然能花掉一部手机的钱!现在出门都自带水杯,省下的钱都放进"梦想基金"专门用来旅游。
刚开始用增减记账法的时候,我也掉过不少坑。最典型的就是完美主义陷阱——有次漏记了5块钱的公交费,居然较劲地翻了两个小时监控(最后发现是记错日期)。后来想通了,记账又不是做财务报表,差个十块八块的别跟自己死磕。
还有朋友吐槽说:"天天记这些鸡毛蒜皮的,感觉自己活得好抠搜。"这话我就不爱听了,记账其实是个认识自己的过程。有个月我发现宠物支出突然翻倍,带猫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它得了慢性病。你看,账本还能当健康预警器用呢!
上图为网友分享
现在我的账本已经升级到2.0版本了。除了基础收支,还多了两栏特别标注:情绪价值和投资回报率。比如报舞蹈课虽然花了3000块,但治好了我的社恐,这钱就花得值;而跟风买的股票型基金,收益率还不如余额宝,下次就知道要谨慎了。
最近在尝试把增减记账法和愿望清单联动。每省下500块,就往"日本自由行"的存钱罐扔个硬币。听着叮叮当当的响声,突然就get到理财的快乐——原来掌控金钱的感觉,比买买买还上瘾!
说到底,增减记账法就是个帮你照镜子的工具。它不会直接让你变有钱,但能清清楚楚告诉你:钱都从哪儿来,要往哪儿去。就像导航软件说的那句——"您已偏航,正在为您重新规划路线"。坚持用上小半年,保准你看账单的眼神,都能从"要完犊子"变成"朕知道了"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