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金所和陆金服的区别是什么?两者的关系与核心差异解析

文案编辑 4 2025-04-27 18:39:02

你是不是也经常分不清陆金所和陆金服?这两个名字像双胞胎似的平台,其实啊,背后藏着不少有意思的“亲兄弟明算账”的故事。简单来说,陆金所就像个综合型大超市,而陆金服更像是专门卖某类商品的专卖店。它们都属于平安集团旗下,但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可大不一样。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,这对“陆家兄弟”到底有哪些区别,又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话说回来,最近好多朋友都在问,这俩平台现在还能用吗?该怎么选?别急,咱们慢慢唠。

一、先说清楚这哥俩的“户口本”

要说清楚陆金所和陆金服的关系,得先翻翻它们的“族谱”。2005年平安集团搞了个叫“陆金所控股”的公司,后来在2011年正式推出陆金所这个理财平台。那时候互联网金融刚起步,陆金所主要做的是P2P网贷业务,也就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撮合。

到了2016年,事情起了变化。监管政策突然收紧,要求P2P业务必须单独拆分运营。平安集团一拍大腿,得嘞!直接在陆金所体系里分出来个陆金服,专门负责处理原来的P2P业务。用大白话说,就是哥哥陆金所把最烫手的山芋丢给弟弟陆金服了。

  • 成立时间差:陆金所(2011)比陆金服(2016)早了整整5年
  • 股权关系:都是陆金所控股旗下的子公司
  • 业务承接:陆金所原有P2P业务全部转给陆金服

二、现在它们都在忙活啥?

现在的陆金所可不像以前那么“单纯”了。自从把P2P业务甩给陆金服后,它开始搞起了基金代销、保险理财、高端财富管理这些更“高大上”的业务。就像个金融界的百货商场,啥理财产品都有。

陆金所和陆金服的区别是什么?两者的关系与核心差异解析

上图为网友分享

而陆金服呢?它现在主要就干两件事:存量P2P业务维护消费金融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现在P2P行业已经清零了,所以陆金服现在更多是在处理之前没结清的借款项目。可能有人会问,那它们现在还有联系吗?其实啊,虽然业务分开了,但用户数据、风控系统这些底层东西还是共享的。

三、普通用户最该知道的3个区别

咱们普通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什么?当然是钱放哪儿更安全、收益更高。根据我这几年观察,这哥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:

  1. 业务模式不同:陆金所现在是持牌金融机构,能卖基金、保险这些正规军产品;陆金服更像是专门处理借贷关系的“中介”
  2. 服务对象不同:陆金所主要面向中高净值人群,起投金额动辄几万块;陆金服以前做P2P时,几百块也能投
  3. 产品类型不同:陆金所有活期理财、私募产品等;陆金服现在主打消费分期和小微贷款

举个实际例子你就明白了:假设你想买基金,直接去陆金所就行;但要是想借钱周转,可能更适合找陆金服。不过要注意,现在网贷行业整顿后,陆金服已经不再新增P2P业务了哦。

四、它们还能不能一起用?

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。从账户体系来说,虽然现在两个平台独立运营,但用同一个手机号注册的话,你会发现账户信息其实是打通的。不过具体操作上,现在陆金所APP里已经看不到陆金服的产品入口了。

这里有个冷知识:2020年行业大整顿那会儿,陆金所主动把P2P余额从2000多亿压降到现在的不足百亿。所以现在用陆金服的人,大部分都是在处理之前的投资回款。要是你现在想理财,还是建议优先考虑陆金所的正规理财产品。

陆金所和陆金服的区别是什么?两者的关系与核心差异解析

上图为网友分享

五、普通人该怎么选?

最后说点实在的,咱们普通投资者该咋选?根据我这段时间的观察:

  • 如果想短期高收益:可以考虑陆金服的消费金融产品,不过要注意风险控制
  • 如果追求稳妥增值:陆金所的银行理财、基金定投更合适
  • 要是大额资金:直接找陆金所的私人银行服务,年化4%-6%的产品不少

不过要提醒大家,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转型。陆金所现在重点推的智能投顾服务挺有意思的,能根据你的风险偏好自动配置资产。而陆金服那边,虽然还在运营,但新用户已经很难找到入口了。

说到最后,其实这两个平台的关系就像亲兄弟分家——虽然各过各的,但血脉相连。对于咱们用户来说,关键还是得搞清楚自己的需求。是想要灵活存取?还是追求高收益?或者是需要贷款服务?把这些想明白了,自然就知道该选谁了。

对了,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的现象。有些老用户在陆金所买理财时,系统还会推荐陆金服的信贷产品。这种“内部联动”说明啥?说明它们虽然业务分开了,但数据和服务还是互通的嘛。所以啊,选平台这事儿,归根结底还是得看产品本身靠不靠谱。

上一篇:保单借款上征信吗?一文读懂保单贷款与信用记录的关系
下一篇:2023年靠谱房屋贷款平台挑选指南:五大避坑法则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