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新型贷款模式:数字化转型下的金融创新路径
12
2025-04-28
最近想换个手机,习惯性打开了花呗,突然想到……这玩意儿到底会不会影响征信啊?毕竟现在办房贷车贷都得看这个,要是因为用花呗被记上一笔,那可就亏大发了!
先说结论吧——正常使用花呗不会直接上征信。不过这里有个"但是",就像吃火锅不蘸料总觉得差点意思,2020年之后开通花呗的用户,在开通时可能已经签署了《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》。
这就好比你去租房子,中介说要留个身份证复印件,当时觉得没啥,真到要退押金时才想起这茬。我查了下自己的花呗协议,发现确实有个不起眼的条款写着:"授权将信用信息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"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上个月朋友小明就栽在第一条,他以为晚还两天没事,结果收到短信说已上报征信。后来打客服电话才知道,现在很多消费金融公司都接入了央行系统,和信用卡的宽容期不太一样。
去年双十一剁手太猛,花呗账单出来时差点没喘上气。当时想着分期减轻压力,结果手滑点了"最低还款"。后来看征信报告才发现,这个操作虽然没有逾期记录,但账户状态显示为"循环贷账户",听说银行看到这种记录会默认你资金紧张。
更坑的是有次给游戏充值时用了花呗,第二天就收到风控提醒。客服解释说虚拟产品交易容易触发系统警报,建议大家买实物商品时再用,这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有次我忘记关自动延期,结果下个月要还两期账单,差点没周转过来。现在学聪明了,每次还款后都要检查下"待还金额"和"未入账金额",就跟吃完饭要确认买单成功一样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很多人不知道,每年有2次免费查征信的机会。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,或者去指定银行网点都能查。要是发现花呗的征信记录有误,记得准备好消费凭证及时申诉。
我去年查报告时,发现有个"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"的查询记录,刚开始还以为是诈骗,后来才反应过来是花呗的资方。所以说啊,用这些金融产品真得擦亮眼睛。
说到底,花呗用得好是工具,用不好就是坑。现在连共享单车欠费都可能影响信用分,更别说这种正经的消费信贷了。下次准备"剁手"前,不妨先想想——这钱花出去,到底是给生活加分,还是给征信减分呢?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