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零花怎么还款?超详细步骤+省心技巧全攻略
14
2025-04-27
最近刷短视频时,突然看到一条"12岁孩子玩游戏充值导致父母征信受损"的新闻。哎?现在连小朋友都能和征信扯上关系了?我赶紧放下正在追的剧,坐直身子开始琢磨:不是说只有成年人才会有信用记录吗?难道现在政策变了?我家那熊孩子总拿我手机买游戏皮肤,该不会早就给我埋雷了吧...
带着满脑袋问号,我翻遍各种资料才发现,原来未成年人的征信问题比想象中复杂得多!这里给大家整理几个关键点:
先说个冷知识吧,其实征信系统就像个超长的记事本,专门记录每个人和钱打交道的情况。不过这个本子啊,得等到你满18岁那天才会正式开页。有银行工作的朋友跟我打比方:"这就好比没领身份证前,派出所不会单独给你建档"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但问题就出在这——现在孩子们玩手机比大人都溜。我家那个四年级的小祖宗,现在连我的支付密码都背得滚瓜烂熟。要是他用我的花呗买个游戏装备,这账到底算谁的?
等等,这里有个特殊情况需要说明。如果孩子只是用零花钱买点小东西,那当然没事。但要是盗用家长身份信息申请贷款,这事儿可就大条了!去年山东就出过案例,13岁男孩用妈妈身份借了2万块打赏主播,最后闹得银行都上门催收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某些网贷平台。为了冲业绩,有些审核简直就是走过场。只要输入身份证号就能借款,压根不管操作者是不是本人。你说这漏洞,不就像给熊孩子留了把打开保险箱的钥匙吗?
这里必须划重点:家长的法律责任跑不掉!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,8岁以上未成年人的重大消费,必须经过监护人同意。但现实中,怎么证明孩子是偷偷操作的呢?往往只能吃哑巴亏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要问:"那是不是把支付密码改复杂点就行了?"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!现在的孩子精着呢,我同事家娃为了买限量版球鞋,居然把妈妈的指纹膜都做出来了。这操作,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!
给大家支几招实用的:
最后说个容易被忽视的点——现在的信用教育真的要从娃娃抓起。上次去银行办事,看见个初中生在ATM前抓耳挠腮,原来他把银行卡密码设成生日,被同学试出来刷了三千多。这要等到18岁有了自己的征信账户,指不定闹出多大乱子。
总之啊,未成年征信这事儿就像颗定时炸弹,家长既是拆弹专家又是保险箱管理员。既要防着熊孩子乱来,又得教会他们正确看待信用记录。毕竟等他们真正拥有自己征信档案那天,现在的每个举动都可能成为未来的伏笔呢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